close

昨天參加了臺大場的麻醉風暴座談會,與談者有導演洪伯豪、製作人曾瀚賢、臺大醫院孫維仁教授、醫師作家侯文詠。

不諱言我就是衝著偶像侯文詠去的XD

座談會的標題是「從麻醉風暴看醫療體系之必要」。

「必要」二字很有趣,不知是當名詞或形容詞用。是想說討論醫療體系存在之必要呢,還是醫療體系之中有什麼必要事物?(感覺應該是後者)

不過整場下來,其實沒有什麼針對這個主題去討論XD 都是主持人提問式地進行,最後給聽眾發問的時間也較少,比較可惜。

(9/28更新:友人認為,應是沿用瘂弦《如歌的行板》一詩句型,正解是:「『從麻醉風暴看醫療體系』之必要」!)

近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裡,討論非常多內容,這邊整理、分享自己覺得重要的幾個點。以下引言全憑印象,不甚精準之處請大家不要計較XD

 

1. 劇的力量

孫醫師舉了一個例子,麻1裏面最重要的藥物——Dantrolene,在台大醫院常備36支,在中國整個湖北省,只有2支。

如劇裡所說,因為需要此藥的情況實在太罕見,不難想像資方不願投資在這個藥品上面。平時再怎麼寫公文、查文獻,都無法撼動上位者想省錢的決心。

但藉由麻醉風暴這樣的影劇,精彩呈現狀況發生時,Dantrolene的重要性、急迫性,竟也可以成為一種溝通的手段。

 

我想同理可以衍伸到各類文藝作品,包括小說、詩、電影、舞台劇。

但無可否認地,文字作品和一般人較難接觸到的舞台劇,影響力不比有聲有色、容易普及的電視劇和電影,如同社群網站上,有圖總是勝過沒圖。

 

用一個精彩的故事去包裝傳達給大眾的核心訊息,是我自己期許達到的最高境界,麻醉風暴就是我心中一個相當厲害的典範!

麻1說了一些,不多,但已經是一般大眾平常不會接觸到的資訊,如醫護過勞、醫療成本問題。

麻2說了更多更多,第一集釋放的資訊就十根手指頭數不完了,真心佩服劇組!也期許自己未來往這個方向前進!

 

2. 叛逆

年輕氣盛的熊森醫師,我想戲份不少於蕭政勳醫師。偶像派的李國毅加入劇組,也是麻2的一大焦點。

座談會現場調查,大家會不會替熊崽感到擔憂?一半以上的人舉手說會。

擔憂什麼?有人說,他總是向家屬保證自己能救活病人。

(侯老師表示:哦之後他就得面對這方面的問題了啦哈哈哈我不能透梗XD) 

 

但我想還有一部分,是因為熊崽總是衝撞前輩、忤逆上級,觀眾應該都替他捏把冷汗:「怎麼不怕被炒魷魚?」XD 

「叛逆」,我想這兩個字是可以用來形容熊森醫師的。

同事、上級也許都很討厭他,但為什麼身為觀眾的你,會喜歡這個角色?(我假設大部份的觀眾都是喜歡他的啦哈哈) 

因為他是「好的叛逆」。

 

這邊「好的叛逆」,引用自座談會上侯老師所言:「當你的叛逆,是以他人為中心,為了大眾的利益去叛逆時,這就是好的叛逆。

因此,我們會期待劇的走向,是熊森可以身為領導革命的一份子,和蕭政勳、其他角色一起翻轉醫界現況。(或者願望小一點,翻轉康聯醫院現況就好。)

侯老師告訴我們,不要害怕叛逆,他當年認識最叛逆的那些人,如今都是各界的精英。

如果你的叛逆是如剛才說的,「好的叛逆」,那就去堅持你的叛逆。

 

3.世代差異

從叛逆延伸下來,討論世代差異的問題。麻2裡面出現老中青三代醫師,可以明顯看到,三代醫師的做法、風氣,都有所不同。(例:院長/蕭政勳/熊森)

身為青代的我,清楚我們經歷太陽花學運的這一代,在長輩眼中是特別叛逆的,就像當然我們也的確是特別叛逆。

孫醫師提到,近一次的麻醉科醫學年會,青代在解散前提出臨時動議,抗爭要求自己的權益,最後成功通過,替自己這一批人多爭取了四個名額。(什麼名額我也沒弄懂,總之似乎是基本上只有老代能拿的名額。)

不同的教育、社會環境、資訊爆炸時代,讓我們能夠吸收到的資訊多過以往,對於自己的判斷很有信心。

最重要的是,只要是對的事,我們就敢堅持。

堅持以外,還想得出如何攻破保守派的城牆。

我很驕傲我是這一代的人,希望我們這樣的特質,能夠幫助我們一次次讓「好的叛逆」成功。

 

4.面對生死

醫生在外人的眼裡,可能都是冷酷無情的。生老病死,病人來去,早已看淡。

導演說,他在網路上看到一張照片,一名外科醫師在對一名19歲少年急救失敗後,獨自跑到附近的河堤,痛哭失聲。

醫生不是沒感覺,他們只是把自己的感覺藏起來而已。」這是導演看了這個故事後的體悟。

沒有麻不倒的病人,只怕醒不來。」這是侯老師座談會的開場白。

侯老師說了自己的一個故事,他在R2正值心高氣傲時,run到CVS,很多都是小兒先天心臟病,需要開極度困難的大刀。

那時這些小小孩的麻醉,由他肌肉注射Ketamine,讓他們睡著,但在抓住小孩打下這針之前,小孩會大哭、掙扎。

最後他睡著了,但你不知道他會不會再醒來,有沒有機會再見到爸爸媽媽。

有一週,兩天連續死了三個小孩。

第三天,拿著ketamine的針筒,侯老師打不下這一針。

看著哭鬧的小孩,他心想,也許這個小孩人生看到的最後一張臉,是我。

於是這一天,他請了假,離開醫院,重新調適心情。

跟師長們比起來,我目前面對過的死亡,真的很少很少,但我已經有點明白,當醫生需要一個像The vampire’s diaries裡面的情緒開關。

Shut it off最方便,然後最好不要再turn it on,以免自己無法承受。

可惜我們不是這部劇裡的吸血鬼,我們是像麻醉風暴裡面的熊森,即使當到CR了,CPR失敗也是有崩潰的時候。

座談會上,兩位醫界前輩都告訴我們,你需要建立一個抒發的管道,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方式,這樣你才能堅持下去。

 

5.「你不覺得,當醫生是一件很孤單、很孤單的事嗎?」

這是最後由聽眾提出的問題,問的是這句經典台詞,是來自哪一位、在什麼情境下的啟發。

我們得到了驚人的回答,這是飾演蕭政勳的黃健瑋,自己揣摩的過程中得到的體悟。

(據說連蕭政勳寫給楊惟愉的信,也都是黃健瑋自己寫的!不愧是我最崇拜的演員啊~~~)

那麼,這句話是真的嗎?

孫醫師和侯老師都有同樣的回答:是,也不是。

會有一段時間,你感到很孤單,認為親朋好友、病人家屬,都不理解你。

但其實,和你一起在醫院奮鬥的工作夥伴會懂,漸漸的你就可以感受到彼此體諒的溫暖。

或者,你有一些理想,但身邊的人都不懂,你感到孤單。

但其實,如果你堅持去做你認為對的事情,就可以被大眾看見,進而吸引和你有相同理念的人,聚集在一塊兒,漸漸的不再孤單。

「只要當你願意用好的心態去面對生命時,你就有能量去吸引其他正面能量,只要堅持,就不會孤獨。」

麻1 提醒大家Wake up,麻2則是告訴大家:「不論身在哪個職業,都要Never Give Up!」

 

麻2真的是不負眾望的好劇!

首先是卡司,原有黃健瑋、吳慷仁、許瑋甯都是我最喜歡的幾名台灣演員,加上表現不得不說很精彩的李國毅、孟耿如,勾勒出比第一季更廣幅的故事,還有黃仲崑、莊凱勛、施名帥等我也很愛的實力派演員,角色多元又把故事層次堆疊得很高!

醫療相關的細節,劇組、演員們都很用心的在重現,真的從來沒想過台劇可以拍醫療劇拍得這麼好,以為我們永遠會停留在頭髮骨折、插管喝珍奶的階段。

記得有一幕是蕭政勳向記者進行說明,某個我們一般會說英文的專有名詞,他頓了一下,用中文說出口,這個小細節十分令我驚豔。

因為在醫院內不會用中文去說這個字,要向記者解釋時,想一下再轉成中文,才是合情合理的。連這點都可以考慮到,只能說健瑋真的神~~~

麻2拋出很多值得討論的面向,也許沒有提供解決方法,但它點出了這些問題讓你看到,下一步就是由看到這些問題的觀眾,分別去尋求解套。

劇情正發展到白熱化階段,後續會如何收尾令人期待!

雖然好像有點奢望,但已經開始期待有第三季了啊!

 

FB粉專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WhiteCoat.SugarQuill/

我是糖翼,喜歡寫作、旅行、跳舞、紙膠帶的小小實習醫生,藏了糖絲羽毛筆在白袍裡,一邊寫做夢的故事,一邊記錄實習生涯的故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ugarwing10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